当前位置:铅笔阅读网>历史军事>抗战之血染长空>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,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

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,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 (1 / 5)

(转)他们在风华正茂时死去,我们却忘了他们为了谁。

每位学生在毕业之际,

都会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张色彩鲜亮的合影。

但没有任何一张合照,

会像上面这张一样震撼我们的心魄。

“风云际会壮士飞,誓死报国不生还。“

两条横幅仿佛预言了这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,

注定短暂的一生。

――

1932年,

为应对可能全面爆发的中日战争,

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空军学校。

从此开始,直至1945年抗战结束,

这里一共走出了十六期飞行学员,

超过1700位热血青年,

一个接一个冲上天空。

他们有的出生于名门望族,

有的毕业于高等学府。

对于他们而言,人生本该是一片坦途,

然而国破家亡,他们最终选择来到这里。

每一个进校的年轻人,

都会看到这样的校训:

我们的身体、飞机和炸弹,

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!

――

这是每一个从这里走出的飞行员,

冲上蓝天后信奉的行动准则。

更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危亡际发出的怒吼,

对于这些平均年龄20岁的青年来说,

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。

然在抗日战争期间,正是这群热血青年,

奋不顾身冲上天空,和日军生死相搏,

击落了超过1200架敌机,牺牲将近1000人,

在中国空军装备极其落后的情况下,

每击落12架敌机,就有10人牺牲。

笕桥空校第十五期的都凯牧谈到战友的牺牲时,

除了哀叹和落泪便无以言表。

“真的是不打死不算数啊,七天下去六个!

一直打到自己死为止。”

――

当时中国的飞机,全部依赖靠国际援助。

抗战初期,大部分是霍克3双翼机,

速度慢、难驾驭,数量少。

在日军的先进战机面前可谓以卵击石。

1937年8月14号,日方以一组轰炸机,

直扑笕桥,试图摧毁中国空军大本营。

侵略者们根本想不到,这群年轻人依赖的并非装备,

而是全然置生死于不顾的决心。

――

首战当天,日军被损失2架飞机。

返回书页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