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阅读网>科幻灵异>永不下车>第二三〇章 敷衍

第二三〇章 敷衍 (1 / 3)

(防D设置,很快恢复)

抛开莫须有的所谓情感,人,生养子女,可以视为一种权衡利弊的经济活动。

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旧时代,虽然一个普通子女,大概的前途就是成为普通的农业劳动力,但在旧时代的社会秩序下,子女成家立业、分家单干之前,这劳动力的产出默认都归家庭所有,受到父母的支配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对父母而言,生养子女的收益是比较确切的。

生育子女,花费一定的时间、金钱和精力将其养大,就可以为家庭增添劳动力,进而获得这劳动力贡献的物质财富,而毕竟有着自己头脑的子女,则通过继承遗产的方式(至少也是期望),来作为服从父母的经济补偿。

扒开一切旧时代社会法则、传统习俗的外衣,内在的经济核心,就这样简单。

正是这样的稳定、比较确切的经济纽带,支持了社会的存续、变迁,进而逐渐发展到今天,这种现实,本身并没有高尚与卑下的区别,单纯以(今天的)道德标准去衡量,甚至大加批判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
方然也无意如此,相反,回顾历史,让他轻易的发现,这一规则在当今世界已完全过时,完全的不合时宜。

和过去的漫长年代相比,当今时代,是一个推崇个人价值、追求自我实现的时代。

这样的思潮,表面上,似乎由几百年前的“文艺复兴”作为开端,藉由人对自我的审视,而逐渐诞生了自我价值、自我实现等思维形态,逐步发展至今,就形成了一整套以“自我”为核心的价值观念。

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,一个人,最应该追求的,是“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”。

如何理解自由,自我实现,乃至人的内在价值,这些繁复的文字游戏,对方然而言有点意义都没有,他只知道,即便联邦的立国理念中,也包含着这些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念,究其本质而言,自由也好,人的自我实现也罢,之所以在今天的世界广泛流行,无非是资本在其中推波助澜。

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,劳动者,或者说剥削的对象,要满足的条件是不一样的。

农业,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,显然并非一个需要聪明头脑、或者高新技术的生产领域,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很低,不说普通农民,即便更野蛮时代的奴隶,也可以在皮鞭与酷刑之下完成这样的工作。

但到了工业时代,一个没有头脑、缺乏思维的农民,则无法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。

基于工业时代的需要,束缚在家庭中、土地上的低端劳动力,就被逐步的、有意识的改造为能够进入工厂、从事复杂工作的工人,职员,技术员乃至工程师,这些人的技能、地位各不相同,但有一点却是类似的:

他们都(自认为)有自己的人生目标,并且认为,自己正为此而不辞辛劳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