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铅笔阅读网>历史军事>迷途在1643>第一百三十四章 林家嘉赴太原

第一百三十四章 林家嘉赴太原 (1 / 3)

林家嘉膨胀了,当初的清纯大学生,凭借着三百多年的见多识广,在太原过上了地主老财的生活,这事还得从头说起。

随着黎城实力的增长,势力也在变大,当初60人的队伍中,不管谁,在归化民中的眼里,全被称为“首长”,在论资排辈中,数李卫带领的人员为贵,接下去就是第一批在黎城招募的一个连队成员,被称为黎城帮,在军队中有无尚荣光,因为这批人员的最初训练是张恒一亲自带出来的,随后就数第一批从黎城希望小学毕业后分配到各地主管技术的人员,这批有“文化”的归化民,现在全在主要厂矿、工厂、银行、学校中担任技术要职,每月薪金比分配来的官员还要高,所以地位也就高,比如,玻璃厂的主管是正八品,也要听从这些没品的技术人员。因为解林和的一句话而形成的规矩,解林和当初就说了:“不管是谁,官有多大,在科学技术面前,就是最小、科学技术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无形中把搞技术的、做手工业行业的人地位拨高到了极致。在黎城这些“首长”眼中,“四书五经”读的最好,也抵不过一个有技术的技工,随着黎城第一款单缸柴油发动机的成功复制,材料金属件加工的提升,轴承的制作也就水到渠成,虽然在钢性及耐磨损上还不能跟后世的比,好歹也建起了轴承厂,除了特殊轴承外,一般的普通轴承分为十五种规格,分别是发动机用的轴承,车床上用的、车辆上的传动,各种电机等,很不容易。

林中豪很明白轴承的重要性,称为工业母机的车床,没有轴承的加入,首先转动轴的精度就上不去,而要生产出轴承出来,没有高精度的车床就生产不出来,先有蛋,还是先有鸡的问题,就需要时间慢慢来,另一个瓶颈就是材料,没有高强度的材料轴承的寿命得不到保证,最后就是淬火工艺。一个在后世不起眼卖几块钱的轴承,黎城花了整整八年多,才生产出来了,有了轴承,柴油发动机的仿制没有了瓶颈,这种发动机用途很广,制造简单,可以做成小型发电动力,手扶拖拉机,轮船动力,车辆动力,抽水泵动力,可以全面替代小型蒸汽机,只有在大功率上还要依赖蒸汽机,比如火车头、发电站等,目前的柴油发动机正在研制仿制四缸及八缸、十六缸、三十二缸、六十四缸等,这些是船用、轨道动力。关于汽轮机的研制也正在进行中,从小到大,从最简单开始到后世的高精尖,这个过程就需要时间了。

祁县至太原的铁路,在太原商会的投入下,已初具规模,一年后就能通车,林家嘉就是这样代表黎城工业部派往太原的铁路规划建设大员,因为这条铁路将采用后世的标准轨距建设,原因是普阳炼钢厂已建起了标准铁轨的热轧线,淘汰了老旧土法上马的翻砂浇筑,路轨的钢性更好,把米轨的小火车,可以升级了,所以新建路段及改建路段,接下去就会采用标准路轨了,火车头的动力制造技术也已成熟,这一条祁县至太原路线基本沿着后世的走向,祁县经太古、修文、晋中、太原站,不过此太原站的位置在晋源区,不是在大关东那边,建设的主要难度还是桥梁,其中潇河大桥、乌马河大桥、昌源河大桥为最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